前言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
分享是最好的遇见
4月24日下午
包括崇明汇明学校在内的
六所世外宝山教育集团校
自然学科和项目化学习实践的老师
齐聚宝山顾村实验学校
开展“世外宝山教育集团
小学科学校际交流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由顾村实验学校副校长
杨凤姬主持
由顾村实验学校校长沈飞先生致欢迎
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和领导有
宝山区教育学院
自然学科教研员袁飞老师
上海世外宝山教育集团
总校长吴佩芸女士
世外大华实验学校校长梁春先生
世外美兰湖实验学校校长吴欣怡女士
宝山世外校长助理徐伟先生
世外中环实验小学
主持工作副书记徐洪女士
崇明区庙镇学校副校长张彩霞女士
01 项目交流展示
宝山区世外学校王颖老师的项目——
《让“珍稀”被珍惜》
本项目选取了《自然》教材
第四册第五单元
《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项目的成果
颇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小朋友自主选择一种
自己喜爱的动植物
制作成珍稀动植物宣传册
通过宣传为生物发声
筹得资金捐赠基金会
让“珍稀”动物被珍惜
美兰湖实验杨丹妮老师的项目——
《留住春天——制作干花》
本项目是基于三年级《自然》教材
《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单元开发的
以“美丽的花朵总是会凋零,
怎样才能留住多彩的花朵,
留住春天的美呢?”
为驱动问题
学生对花的秘密展开探索
探究花朵枯萎和哪些因素有关
结合美术绘画制作干花书签
在艺术创造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提升表现、创造、观察、
思考、探究的能力
中环实验顾雯老师的项目——
《我的植物朋友——制作身份牌》
顾老师利用学校
“行知行”劳动基地校的特色
让校园中最具特色的“耕园”
作为学生种植实践基地
师生共同给校园里的植物朋友
制作身份牌
利用自身语文学科背景
将语文教材“可爱的生灵”主题
进行跨学科项目设计
引领学生多角度感受
大自然的可爱与美丽
世外大华陆逸伦老师的项目——
《打造小船》
陆老师将二年级《小帆船》
与四年级《沉与浮》跨年级单元重组
根据单元核心内容
设计单元整体情境
学生将化身19世纪一艘货船的船长
身负将本土的珍贵货物
运送到B国进行交流的重任
这一驱动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
浮力的影响因素这个科学问题
顾村实验汤欣怡老师的项目——
《健康风味饼干养成记》
汤老师将自然教材《科学饮食》单元
和自由探究《种植植物》单元统整设计
以“为课后服务的学生
设计健康风味的饼干”
为驱动任务
在真实情境中触发思考
在项目的探究过程中
了解厨房四宝的药食同源营养价值
建构科学观念
形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顾村实验吕慧莉老师的微报告——
《基于小学自然种植单元的跨学科项目的开发与实践》
吕老师具体介绍了顾村实验学校
药食同源项目的开发背景
从世外专家的引领
到项目团队的建设
利用校园的植物资源
设计项目的学习手册
整合新课程标准
探索项目的开发路径
基于跨学科课例研究
总结教学实践模式
02 云端连线 同侪教研
宝山区自然学科项目组
和青年组的教师团队
在直播云端
共同观摩了本次活动
并连线交流分享
宝林三小的陶颖枫老师
杨老师的项目科学性中带有浪漫,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艺术的视角考虑到干花艺术性的同时还融入了科学元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植物的理解,也能真正体会到自然之美。王老师项目设计的每一个节点都是承上启下的,环环相扣的。特别可贵而令人感动的是,设计的最终成果不仅特别有趣,立意也很高。希望告诉学生,学习科学不仅用于自己,更能帮助他人改变生活。
共富实验张娟瑜老师
张老师则提出了几个关于跨学科教学的思考:跨学科不是为跨而跨,而是多学科高度融合,跨学科项目是要对标新教材新课标,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以一个学科学习为本位,在跨学科项目中将知识与方法整合,注重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天馨学校的刘东霞老师
刘老师对陆老师的项目提出了改进建议:把子问题合并成“怎样建造一艘可以承载一定重量并尽可能载重更多的小船”,一课时完成。第二课时增加研究小船的外形和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承重的本领有什么不同,增加项目的挑战性。
03 专家点评
宝山区教育学院自然教研员袁飞老师
充分肯定了我们世外宝山教育集团
对于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和实践
同时,他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他指出3个共同点:
● 都能基于学科的立场;
● 都属于长周期项目设计、有课程开发的意识;
● 都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中的真实问题。
项目化学习应该具有4个特征:
● 聚焦学科问题,打破教学时空限制为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创造契机。
● 创建真实问题,形成多样的成果与驱动问题相匹配。
● 高阶学习驱动低阶,对真实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创造。
● 持续实践形成科学素养。
提出3个建议:
● 基于学生真实问题入手,再从学科的问题展开思考,完成教师的问题。从点火到点亮到点燃,学生的思维就会迸发出火花。
● 项目化学习还要关注生成性问题。
● 项目过程设计的步骤:单元的整体设计——项目的深入分析——项目目标的设计——本质问题驱动问题的设计——评价设计——成果设计
● 项目化学习不是锦上添花,应是雪中送炭,项目成果可以多样化。
04 领导讲话
上海世外宝山教育集团总校长吴佩芸女士
肯定了世外宝山教育集团
小学科学老师们的付出和背后团队的努力
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新课程提出学科中10%跨学科学习
新教材的实践如何与德育、
劳动教育相结合?
如何立足课堂中学科教学的全融合设计?
最后,吴校长希望老师们
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越走越坚实
结语
借助跨学科的力量
以小学自然学科为“跨”的主场
将科学概念、问题解决、
创新思维、合作沟通有机结合
探索自然学科教学与跨学科整合新思路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我们在路上
期待前路一片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