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
因为千年的智慧与思想
就蕴藏在典籍中
知来路方能识归途
学校党支部结合师德师风建设
“立学敬业·绿色读书季”主题活动
推出“精彩逐梦人”之
心中有“墨”,眼里有光
阅读分享专栏
受到广大师生朋友的关注
本期又有哪些分享呢
一起来看
……
《教育实践百问选编》
分享者:李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中华文化有精华有糟粕,但它所积淀的核心价值基本未变,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社会、求大同的理念,是涵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些传统文化精粹的价值取向,看似离我们很远,实质上与现代人很贴近,血脉相通,仍是今日立人,修身的基本参照。
《做最好的老师》
分享者:刘春玲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并培养这些闪光点。
《点亮生命灯火》
分享者:魏丽平
理想信念是明灯,能使人心灵辉煌起来。人有了脊梁骨才能直立行走,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精神支柱,心灵就能辉煌起来,持久不断地努力,就能成为堂堂正正、通体透亮的人。如果为物质生活所累,就没有超越职业训练的志向、志趣、意志、韧劲、气度、胸怀,就很容易沉沦。教师从事的是以人育人的工作,心中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仰望天空,志在高远,又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地奋斗,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工作业绩,方能真正对学生施以良好的为人、为学、处事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 子路》),身教胜于言教,久久为功,学生自身就会生发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积极主动地高擎生命的灯火。这是一种生命自觉。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分享者:黄佳雯
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做幸福教师,要懂得享受读书;做幸福教师,要懂得享受课堂;做幸福的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做幸福的教师,要享受“文化存款”。
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分享者:车成鹏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的确,
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
教师和孩子们的相互关怀是连接内心的最细微的线,请记住,这条线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它能使一个人可以不通过语言就理解另一个人,能感觉到另一个人最细微的内心活动。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
分享者:陈欣晔
当学生站在白板前,用马克笔写下自己的想法时,他们的思考变得更加活跃。垂直非永久性表面(如白板)不仅让学生更愿意尝试,还让他们更容易擦掉错误,重新开始。这种物理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