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 —世外教育集团2025学年第一学期师德大讲堂

提交人:盛英 | 时间:2025/10/23 11:16:28 | 浏览次数: | 返回首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支 四有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

10 17 日,世外教育集团 2025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场师德大讲堂在顾村实验学校多功能厅举行,集团各校教师通过线下参与及腾讯会议室线上联动的方式齐聚,活动由顾村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金燕凤主持。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晔以《< 共产党宣言 > 及其首译映照的党的初心使命》为题开展专题讲座。


 

寻道之路,始于足下


讲座伊始,周晔以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为核心,回顾了鸦片战争后先进分子在民族危难中探寻真理、实现从 文学革命制度革命的思想飞跃,凸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中华大地的传播开端。


 

信道之坚,根植于心


没有理论的自觉、思想的传播,就没有成立中国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的大事变。周晔指出,《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蕴含强大信仰力量,新时代 信道的核心在于学深悟透、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自觉与理论认同的集中体现。


 

传道之责,担当于肩


望道精神不仅在于自身,更在于竭力。周晔强调,传道之责则体现为传承与担当,从早期共产党人面向工农大众传播真理,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共一大会址、给复旦大学相关志愿服务队回信等实践,都彰显了 传道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在今天延续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弘道之行,融于伟业


一切的都落脚于。周晔指出,正是持续的 弘道实践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上海也因此成为党的诞生地与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完整呈现了从掌握、坚守到运用、发展真理的革命历程。

 

  

本次讲座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与行动动员,既让教师们深切感悟信仰力量,为 立德树人筑牢信仰基石,也为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精神滋养。它推动红色基因转化为育人实践,激励教师以信仰之火引领学子成长,争做新时代 传道大先生。未来,老师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红色基因传承与师德师风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切实履行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的使命。